新京报讯(记者 杨亦静)今年全国“两会”,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,经过调研带来了一份鼓励工厂进村的建议。她认为,在乡村振兴的路上,国家要鼓励更多企业进村办厂,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,这样就能让村民可以就近工作,方便群众的同时,还能有效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。


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。受访者供图


建议更多企业进村办厂


 

今年1月下旬,还在过年期间,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第一书记王萌萌,就赶紧回到了村里,开展疫情的防控工作。

 

疫情之下,村镇封闭,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无法返工,只能在村里等待,许多村民家中的收入来源断了,包括去年刚刚摘帽的贫困户,两三个月无法外出务工,就存在返贫的可能性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王萌萌此前俩月一直在帮助无法外出的乡亲在村里安排工作岗位。

 

收入问题得到了临时缓解,但王萌萌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,“如果大家都能在家门口工作就业,就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了。”有条件的村庄就近办厂,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外流、村子空心化的问题。今年两会上,王萌萌特意准备了“工厂进村”这个建议,希望能通过政策引导,鼓励更多企业进村办厂。

 

建设更多青年乡村振兴服务站

 

乡村振兴工作一直是王萌萌的工作重点,也是她这几年在两会上最关注的话题。2018年3月第一次上会时,她就带去了“加快提升农村扶贫车间数量和质量”的建议。“这两年,扶贫车间数量越来越多了,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还设置了一些公益性岗位,65岁以上老人也有了居家养老补贴,弥补了之前的一些缺憾。”

 

几年的基层工作,让王萌萌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鲜血液。去年的人代会上,王萌萌提出了发挥乡村青年力量,振兴乡村的建议,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更多青年乡村振兴服务站,“很多在外务工的青年其实是想回乡的,但是比较迷茫,不知道回来之后能从事什么行业,这个服务站就是为这些青年建立的。”据了解,在共青团中央的努力下,目前在黑龙江、河北、广西、山东、安徽等省区,都建立了乡村振兴青年服务站。

 

发展数字乡村减小城乡差距

 

1988年出生的王萌萌是一位大学生村官,几年前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定远县吴圩镇。

 

初到西孔村时,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,产业只有传统的水稻和小麦。这几年,村里先后发展种植了水蜜桃、草莓、西瓜、小番茄等果蔬,村民收入从每人每年8000元上涨到了一年20000元,村里形成了“一年四季有花开,一年四季有果摘”的乡村景致。

 

产业的成功让村民更加信任年轻的书记王萌萌,成为人大代表后,村民也对她有了更多希冀,“你是全国人大代表,要把我们的心声和需求反映上去啊!”

 

关于村里的产业发展,王萌萌也有更多想法。今年疫情期间,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出现了问题,由于村镇封锁,城里的菜市场、超市关闭,农产品在地头卖不出去,农产品供应链不畅,却让直播卖货形式大火,王萌萌意识到电商和直播与农村的适配性,“但村里的科技发展还是很滞后的,今年我还有一个建议,就是关于数字农村的建设的。”

 

王萌萌告诉记者,如果能在农村进行直播培训,培养更多新型农业主体,村里的小龙虾、水蜜桃等产品的附加值都会提升。除了卖货,王萌萌也看好数字农村发展对基层工作的帮助,“比如疫情期间统计返乡人员,我们都是通过人力来统计的,难免会有错漏,效率也比较低,如果能有数字化的治理方式,可以大大减少人力、物力和财力。”她希望未来在农村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、物联网技术,减少城乡差距。

 

今年,王萌萌还在关注乡村的殡葬问题。“农村的墓地比较乱,每家会根据自家的传统、‘风水’等因素选择位置,没有统一的规划。”王萌萌说,村里土地流转时,部分墓地的位置影响到整个村子的规划,“建议村里的墓地进行统一规划管理,这样也可以减少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矛盾。”

 

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

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